努力培养德、智、体、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与劳动加强美育课程建设学生作品展(部分)加强美育课程建设成立美育工作委员会和美育教学中心各方的资源和推动工作。介绍美育改革方案,明确美育改革方向。通过校内选课与校外引进相结合,构建由通识核心课程、通识课程和校际共享课程组成的美育通识课程体系,覆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多种艺术门类,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邀请专业理论家和艺术家带领学生了解艺术理论和创作理念
不断提高美育通识课程的质量,引入著名艺术家讲座、工作室参观、艺术实践等多种形式,艺术实践、成品展示、媒体宣传,拓展美育空间,探索师生共建特色美育新路径。例如,以“求真、善、美”为主题的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艺术欣赏与实践”,构建了“理论+欣赏+实践”的教学模式,并连续五年举办成品展,有5000多名师生参加展览,鼓励美育实践创造,注重探索学科美育要素,并举办以“万物有灵论,世界上最美的事物——发现主题之美”为主题的创意作品竞赛。2007年,开始探索农业专业知识与“谷物画”有机结合的途径,将种子艺术创作纳入农业院校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形成了农业特色鲜明、科普效果突出、艺术效果独特、长期保存的种子艺术作品,并在30多所农林院校和“北京农业嘉年华”等活动中展示。2020年,举办了“登山杯”全国农林院校种植艺术作品大赛,来自46所农林院校的50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相结合,探索文化创意农业模式建设,完成农村特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授权外观专利2项,注册商标1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北京市三等奖,第十届首都大学生创意市场“创意之星”铜奖;我们完成了北京市文化旅游局“北京礼品”品牌认证,并在2021北京平谷世界休闲大会上进行了项目推广,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审美情感价值的新途径,助力乡村振兴,丰富校园审美教育文化(幻灯片查看更多图片)
丰富校园美育文化系统梳理百年来许当报国红色故事、学校师生,精心打造“红色农业大学”、“金色农业大学”和“绿色农业大学”三色文化名片,提炼“唤醒农业先驱者渗透红色基因”、“扎根地球创造金色希望”、“爱国奉献铸就绿色梦想”三大主题,以中国农业大学徐荡报国故事为原型,举办“风雨世纪、农耕世纪”大型主题展,《思想政治大课》以原创戏剧、朗诵、合唱等艺术形式,回首红色足迹,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利用“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点,举办艺术秀、快闪秀等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家园情怀,勇敢担当时代使命。继续推进“五月花”、“金色希望”校园文化季,积极营造美育氛围。大力提高“十二九”文艺演出的艺术水平,创新节目形式,为学校师生提供一场艺术盛宴。积极支持和指导学校优质美协建设,定期举办特色戏剧、书画比赛、开放音乐课等活动,不断丰富美育内容,提高师生的艺术素养
来源|教育部网站|编辑|李乐臣|主编|于哲江平平|近日发布|一级本科专业|20|||||||||||||||||||||||||||||||||||||||||||||||||!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毕业照打孔手册,让我们“竞争”